“社区的纪检干部帮了我们大忙啊,现在上下楼扶着安心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家住宿州路129号小区的李大爷向回访的社区纪检干部说道。
在合肥市庐阳区县桥社区,一场以纪委监督为引领、多方协同共建的“民生微改造”正在温暖上演。社区“巷导”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安徽省话剧院小区等21个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楼梯扶手年久失修、多处损坏的问题,这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日常出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面对资源有限、改造难度大的现实困境,县桥社区纪委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实施“匠心助民”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精准监督推动问题解决。
依托“志愿服务品牌合伙人”项目平台,县桥社区纪委积极对接优质企业资源,并达成结对共建协议。纪委工作人员将21个老旧小区16处损坏扶手的具体点位、影响人群数据整理成清单,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共建企业迅速响应,不仅免费承担维修材料费用,还派出专业施工团队逐一修复损坏扶手。施工期间,纪委工作人员全程现场监督,从材料选型到安装质量严格把关,确保维修工程既安全又耐用。仅用一周时间,原本让居民提心吊胆的“危险通道”就变成了“安心防线”。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维修直接惠及3个老旧小区120余户居民,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60%。
“此次扶手维修只是起点,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身边的‘微民生’‘微实事’,通过‘监督+服务’双轮驱动,推动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下一步将建立“问题收集-监督推进-效果评估”的闭环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实效,同时探索“居民点单、纪委督办、企业接单”的常态化服务模式,真正把监督实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县桥社区纪委负责人表示。
从“问题清单”到“幸福清单”,县桥社区纪委以精准监督为笔,在老旧小区的楼梯间绘就出温暖的民生画卷。这种“小切口”解决“大民生”的实践,不仅让居民出行更安心,更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