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车子进小区就能充电,微信扫码特别方便,再也不用为找充电的地方发愁了!”看着新建的共享充电桩,逍遥津街道建设厅小区的新能源车主由衷地称赞。这一民生实事的落地,离不开社区纪委的全程监督与推动。
建设厅小区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781户居民共拥有机动车400多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三分之一。因小区建设年代早,停车位紧张且无固定车位,新能源车主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部分居民甚至私拉电线充电,既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也无法享受夜间电价优惠,“充电难”成了居民的“急难愁盼”。
社区纪委在日常监督走访中,敏锐捕捉到这一民生痛点,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社区党委,并紧盯“解难题”全流程开展监督。一方面,督促社区党委扛起主体责任,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联合街道职能部门、区一线驻点干部、物业公司、业委会组建专项工作组;另一方面,全程参与现场勘查、居民座谈会等环节,监督工作涵盖是否“广泛听意见、切实解民忧”,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贴合居民需求。
经过多轮协商与科学论证,最终确定在小区大门东侧停车场及主干道西北侧地上停车场建设首批共享充电桩。建设期间,社区纪委定期实地督查施工进度与质量,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场地协调、电力接入等问题,推动项目高效落地。今年8月,5个共享充电桩(共10个充电端口)顺利投入使用。
为保障充电桩长期有效服务居民,社区纪委进一步跟进后续管理监督,督促社区党委推动物业公司完善管理机制:设置专用标识、安排专人引导车辆,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充满即离”文明充电宣传,避免出现“占桩不充电”现象。
此次充电桩建设,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充电难”,更消除了安全隐患。下一步,社区纪委将持续聚焦民生领域“急难愁盼”,以精准监督推动社区党委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