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坚持“三突出三推动”分类抓好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时间:2022-09-30 10:54来源:合肥市纪委监委浏览量:

省、市乡镇(街道)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以来,庐阳区纪委监委认真贯彻省、市相关要求,突出区域特点、分类施策、靶向发力,扎实推进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将监督融入基层治理之中。

突出打牢基础,推动科学化管理。坚持从基础硬件抓起,从环境优化做起,持续夯实协作区组织体系和工作基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1+3+14”的领导体系,1名纪委副书记负责协作区总体工作,3个协作区主任分别由区纪委常委兼任,14名副主任由联系片区的纪检监察室主任和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等兼任,并结合实际制定配强一班人马、夯实一份保障、完善一套机制、一体从严监管等“四个一”举措。二是强化共建共享。创新实施“监察室+协作区”模式,由驻点乡镇(街道)监察室人员负责协作区日常服务保障工作,做到协作区与驻点乡镇(街道)纪(工)委办公场所共建共用,工作人员共培共享。同时,将全区79名村居纪检书记(纪检委员)纳入协作区统一管理使用培养。三是强化氛围营造。开辟特色功能区,悬挂典型案例展板,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张贴协作区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学习研讨,打造学规用规课堂;制作宣传展板,宣传推介工作成效,打造老百姓诉求表达驿站,切实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突出机制优化,推动规范化运行。紧扣协作区日常履职、定期例会、工作程序、考核评比等方面,研究制定9项具体制度,建立完善统筹谋划、常态运行、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不断以制度化促进规范化。一是建立统筹谋划机制。建立完善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推进、年终有总结的工作机制。比如,根据全会部署,围绕线索处置、跟班轮训、机制保障等5个重点细化目标任务16项,并将“项目任务”明确到室,时间节点细化到月,瞄准目标图、对照进度表,一件一件抓落实。截至目前,已完成12项任务,占比75%。二是完善常态运行机制。实行分管副书记定期调度、分管常委专题部署、纪检监察室主任常态驻点机制,有效解决推动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有力推动日常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已召开调度会4次,专题会9次,工作例会16次。三是探索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质与量、过程与结果相统一,通过开展协作区案件质量评查和文书评比、专题听取协作区主任述职报告等方式,建立审理部门、监督检查室、党风政风监督室等多部门联考联评机制,考评结果与乡镇街道纪(工)委、对口纪检监察室以及分管常委多层级挂钩机制,推动形成比学赶超帮良好局面。

突出分类指导,推动精准化施治。根据老城区、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三类不同特点和地缘相近、问题相似、业务量相当的原则,将原有的4个协作区优化调整为3个,并紧扣区域特点、重点和难点,精准施治、增强质效。一是聚焦老城区服务管理难等问题,第二协作区全面起底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为民服务、物业管理、城建城管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账,完善定期调度、提级办理、交叉督查、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物业监管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交叉督查14次,提级处置问题线索8件,领办协办案件6件。二是聚焦城乡接合部建设领域风险大等问题,第三协作区会同派驻组、乡镇街道纪(工)委构建“室组地”联动督查、联合办案机制,聚焦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靠前监督、跟进监督,督促协作区4个街道查找廉政风险点85个,完善制度12项。三是聚焦农村干部违纪占比大等问题,第一协作区深入开展“廉洁教育村村行活动”,指导村(居)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廉政党课、“清风微课堂”等40余场次,引导村居干部明法纪知敬畏守底线。今年以来,收到反映村居干部信访量8件,同比下降38%;处置问题线索17件,同比下降52.8%。

附:庐阳区纪委监委第一至第三纪检监察协作区简介


庐阳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协作区简介

庐阳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协作区由三十岗乡、大杨镇、亳州路街道和海棠街道4家单位组成,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一室对口联系。协作区涵盖所辖4个乡镇(街道)的37个村居,总人口33.2万人,党员近9500名,公职人员930余名,办公地点设在清源路中国铁建国际城广园14栋3单元1楼。

协作区主任由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兼任,副主任由对口联系室主任和成员单位纪工委书记兼任。协作区现有工作人员17名,平均年龄43岁,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4人。

协作区聚焦纪检监察主责主业,紧紧围绕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教育培训三大功能,着力打造高品质的政治监督“前沿阵地”、审查调查“协作高地”、为民办事“暖心驻地”、纪检干部“培训基地”。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各类监督检查100余次,研判处置问题线索14件,组织开展跟班轮训、以案代训20余次,基本实现乡镇(街道)、村(居)纪检干部全覆盖。


庐阳区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协作区简介

庐阳区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协作区由逍遥津街道、三孝口街道、双岗街道和杏林街道4家单位组成,区纪委监委第纪检监察室对口联系,共有24个村居、总人口22万人,其中党员及公职人员1.3万名。

协作区主任由区纪委常委兼任,副主任由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和4个街道纪工委书记兼任,其他人员主要由第二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和街道纪工委副书记、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组成,原则上每个街道至少有1人专职从事协作区工作。

协作区实行集中办公,办公地点设在逍遥津街道办事处南楼一楼,设有标准谈话室、办公室和会商室各1间,同时采取“监察室+协作区”模式,做到协作区与驻点街道纪工委办公场所共建共用。

协作区聚焦主责主业,重点围绕作风建设以及上级部署的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交叉互查,分析研判、提级办理区纪委监委交办的问题线索以及街道提请办理的疑难复杂问题线索,因地制宜加强基层廉政教育,着力打造成政治监督“前沿阵地”、审查调查“协作高地”、为民办事“暖心驻地”、纪检干部“培训基地”。


庐阳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协作区简介

庐阳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协作区由庐阳经济开发区(林店街道)、杏花村街道和四里河街道3家单位组成,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对口联系,下辖18个村居,总人口约15万人,党员5000余名,监察对象700余名,办公地点位于庐阳经开区工投8号楼一楼。

协作区主任由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兼任,副主任由对口联系室主任和成员单位纪工委书记兼任。协作区现有工作人员11名,平均年龄46.5岁,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0人、大专学历1人。

协作区以政治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教育培训三大功能,着力打造高品质的政治监督“前沿阵地”、审查调查“协作高地”、为民办事“暖心驻地”、纪检干部“培训基地”。今年以来,开展各类监督检查39次;研判处置问题线索9件,领办案件8件;组织乡街村居纪检干部跟班轮训、以案代训40余人次。